您的位置:首页 > 越医文化研究文集 > 后记 > 内容

后记


在《中医药法》颁布五周年、越医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周年之时,《越医文化研究集.绍兴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集萃》出版了,这是越医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越医文化研究文集”丛书第三册,也是我们献给所有关心支持中医药文化研究工作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份厚重的礼物。本书从2020年起动议,到2021 年上半年启动征集文稿,再到2022年底完成,历时两年,留下许多令人难忘、值得珍惜的记忆,谨记录在此,与大家分享。在基础资料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完成整理名老中医经验的工作,是一个艰苦的、甚至不被理解的过程。可喜的是,我们的动议得到了绍兴中医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多名老中医年事已高,诊事繁忙,但仍欣然接受写稿任务,并亲自组稿,反复改稿,把自己毕生所学、所感所悟悉心体现于文稿之中。本书的撰稿人绝大多数是绍兴市中医界的后起之秀。有几位本身就是省、市名医专家,还有在非医疗岗位工作的撰稿人,尽管他们的本职工作很忙,但还是慨然应允,不负重托,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医家和作者的共同愿望是,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记录,为越医薪火永续贡献力量。他们的高风亮节,为我们做好编辑工作增添了力量,在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信任。
饱满的谷穗总是低头向地。越是名医大家,越是有求必应。本书的编审委员会阵容强大,国医大师葛琳仪、全国名中医连建伟任本书顾问,并分别为本书题词;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肖鲁伟任编审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晓鸣任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主任陈永灿任主审,陈主任是绍兴上虞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越医名家。编审委员会成员组成如下:一是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担任社会人士学中医师承指导老师的宋捷民教授等四位专家;二是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市中医院等五家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绍兴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的专家;三是绍兴市越医文化研究会的三位兼职副会长。他们为本书的编辑做了很多协调和文字工作,他们的加盟是对本书出版的最大支持。
 

本书编写执行单位是绍兴市越医文化研究会(绍兴市景岳堂越医文化研究院)。该研究会成立于2017年,依托于浙江华通医药集团和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钱木水兼任研究会会长和研究院理事长,全国名中医连建伟教授受聘兼任景岳堂越医文化研究院院长,肖鲁伟教授兼任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参加研究会的省、市中医界和卫生、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均无任何薪酬。他们都愿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铺路石,本着对越医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心支持,默默地为越医文化研究做了很多工作。领头人钱木水是华通医药创业创新的带头人,这位老药匠出身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既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又是一位有文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多年来以“弘扬千年越医文化,传承景岳学术精华”为己任,坚守“景岳薪传,匠心中药”的初心,致力于“浙产良药”和“景岳良方”的研发,把非遗传承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企业文化、产品特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华通医药自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县级医药商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先河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其治下的药品批发和零售业务收入,连年双双荣登全国医药商业百强榜,且位置连年提升,以张景岳命名的柯桥景岳堂国医馆分别入选“百姓心目中浙江十大名医馆”“百姓心目中浙派中医省级膏方名馆”。特别是集团子公司———浙江景岳堂药业的中药配方颗粒,被列为浙江省首批配方颗粒专项,目前生产销售已占据省内半壁江山。不止于此,景岳堂药业未来发展的宏图已清晰可见。他们将以浙产名药“浙八味”中的杭白菊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使企业走上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和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越医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年来,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在绍兴市社科联、绍兴市卫健委和绍兴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越医文化研究传承和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申报等工作,主办和承办越医文化高峰论坛、张景岳学术思想研讨会,编辑出版“越医文化研究文集”丛书,开设“越医文化大讲堂”,成立讲师团,组织和参与《中医药法》宣传、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知识科普等活动,为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次整理出版《越医文化研究文集.绍兴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集萃》,是越医文化研究会自创立以来,在时间、精力、经费上投入最多的研究项目和成果。研究会会长钱木水亲自担任主编,并率领浙江华通医药集团的几位老总一起慷慨解囊,确保本书出版经费落实到位。
有一种力量叫作民间的力量,有一种奉献叫作社团的奉献。它像涓涓细流,微微清风,但却绵绵不绝,久久为功。越医文化研究会这个以志愿者为主体的“草根”组织,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彰显了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民间力量。在农村,在企业,在基层,在中国的各行各业,这样的民间力量还有很多,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
 

本书的出版,对于普通百姓和读者来说,是一次中医药知识的科普,也是了解绍兴名老中医诊疗信息的窗口。我们筹划为本书在越医文化研究会网站上开设专门栏目(封底附有二维码),届时将在网站上发布有关入选的名老中医的诊疗信息和撰稿人的情况介绍,为读者查阅有关信息、为老百姓求医问药提供方便。对于医家来说,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他们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首先要衷心感谢各位名老中医及其家人和师生团队的鼎力相助,他们提供了珍藏多年的珍贵医案和资料,并担任整理医案撰写稿件等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十分感动和钦佩。遗憾的是,市级非遗项目钱氏妇科的传承人钱知训老先生,在我们去造访时还很健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医案和建议,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了,令人痛惜不已。
这里特别要感谢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和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的指导。由于缺少经验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本书的成稿几经修改,一度陷入困境,是肖鲁伟院长亲自率领省中医药学会的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亲临绍兴,提出组稿和修改意见,在他们的鼓励、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的编写工作才得以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功。
越医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一直以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越医文化和景岳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研究工作十分关心,多次提出希望和要求,对本书的编纂出版悉心指导。绍兴市卫健委主任王宏达对越医文化的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出席研究会的重要活动,鼓励、支持本书的编写工作。
本书的撰稿还要感谢原绍兴市卫生局的郑杰、应鑫德、阮伯金、赵越红等几位老同事,是他们冒着高温酷暑,放弃休息时间,怀着对绍兴卫健事业的赤诚之心,凭借多年历练的专业素养,助力本书组稿和有关核实工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所有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出贡献的名老中医,编委会全体成员,各位老师、同人、朋友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本书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之处,在此谨向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恳切期待读者和有关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不断学习提高。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文化的瑰宝———越医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此去星辰大海,一路繁花似锦!
 
绍兴市越医文化研究会
执笔:邵田田
2022年10月于绍兴